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以汽车命名的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以立足湖北、服务行业、面向全国,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发展目标。1972年依托二汽建校,1994年列入机械工业部院校序列,是教育部本科水平评估优秀学校,也是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2013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16年顺利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年学校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专业认证。
学校在汽车、机械、材料、电子、管理等方面具有较突出的学科优势与人才培养特色。学校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着力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面向生产经营、管理一线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拥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38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车辆工程为国家一流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3个专业为教育部“卓越计划”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15000人。
学校有一支甘于奉献、崇尚实践、乐于服务、勇于创新的“双师双能”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107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00余人,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湖北省突出贡献专家、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省产业教授、省教学名师等30余人次。有100多名东风汽车公司等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深度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学校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汽车产业”为己任,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特色发展之路。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与东风公司、地方政府建立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0余个校企共建研发中心、5个地方特色高端智库,与11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设有汽车动力传动与电子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汽车节能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当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等30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和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近三年学校主持和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等省部级项目190余项,承接企业委托项目400余项;获授权专利230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5项,获国家、省市级科技奖励50项(含省部级以上20项),其中“混合动力城市客车节能减排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东风风神E30系列纯电动轿车开发与产业化”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年9月,“汽车用铝合金高频焊管制造技术及装备”研究成果入选省科技厅揭榜制项目成果发榜名录,由省内企业揭榜成功并与学校签订金额1470万的产学研项目合同。
2020年3月,学校与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服务十堰市“双百行动”。中国工程院将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研骨干纳入中国工程院专家团队,支持并努力把学校教授团队打造成服务中西部地区汽车领域的研究团队,学校围绕汽车产业“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五化)、围绕十堰市十大重点产业,遴选中国工程院专家团队8个、协作团队22个、服务团队8个。
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和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着力打造“汽车特色”系列学科竞赛。支持在校大学生参加汽车造型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智能车竞赛、汽车方程式大赛等62项竞赛。尤其是东风商用车公司赞助的学校“东风HUAT车队”在2012年、2015年、2017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上摘得总冠军,并代表中国大学生参加在德国、日本举办的国际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2019年学校“东风HUAT车队”获得“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亚军。据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颁布的《2014-2018年中国高校学科竞赛排名情况白皮书》,学校学科竞赛全国排名进入TOP300行列,位列第262名,省属高校排名第6。